这本图画故事书《少林的浪漫》是基于历史记录而创作的。它讲述了少林寺及其武术在北魏第三年(公元 527 年)至隋朝,再到唐朝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期间,超过 130 年的发展历程。故事通过七个章节展开:“慧可求法”、“智能受戒”、“悟性入寺”、“义理接坦宗”、“慧阳剃发”、“坦宗指挥军队” 和 “回归少林”。通过慧达、智能、悟性、坦宗和慧阳等僧侣在出家前后的喜怒哀乐,书中反映了一个频繁战争使普通人深受苦难的历史背景。
慧可求法#
少林寺坐落在中国五大圣山之一的嵩山北麓,是一座著名的古老寺庙。它成立于公元 495 年,正值北魏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分裂和文化融合的时代,寺庙被雄伟的山峰和宁静的山谷环绕。其标志性的红墙和绿色屋顶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格外显眼,形成了一幅如画的宁静景象。
- 少林寺位于中央圣山嵩山的北麓,以其卓越的山峰和深邃蜿蜒的山谷而闻名。在茂密的绿色森林中,寺庙的红墙和翡翠绿色的屋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它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寺庙,享誉中外。它成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 年)。
2. 在魏朝孝明帝小长三年(公元 527 年),著名的印度僧侣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播佛教教义。同时,他也沉浸于中国文化,学习其医学和武术。
3. 菩提达摩最终来到了少林寺,他决心传授 “禅” 的教义(在日语中称为禅)。禅是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强调坐禅作为其主要的修行方法。少林寺的住持愿意为菩提达摩安排一个安静的房间,但菩提达摩坚持退到寺庙后方的五乳峰中的一处石洞中进行独自的冥想,面对一面墙。
4. 长时间的坐禅导致了疲惫。菩提达摩从自然的运动中汲取灵感 —— 蛇的滑行、老虎的步态、猿猴的跳跃和鹤的飞翔 —— 他开发出一套锻炼身体的动作,以在黎明和黄昏时拉伸四肢,振奋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这些动作与中国武术结合,创造出一套被称为 “十八罗汉手” 的技艺。
5. 在菩提达摩的凝视墙壁的冥想期间,少林寺的住持需要派人送餐。他先问了法明,然后问了法本,但他们都找借口不愿去。此时,一位名叫慧可的年轻僧侣走到住持面前,表示愿意上山给菩提达摩送餐。
6. 看到这一幕,住持合掌说道:“很好,很好。世间万物皆有缘分。我本打算提拔法本和法明,但可惜,他们与菩提达摩禅师的袈裟和钵盂无缘。慧可,你是有缘之人。我会派你上山。你可以去。”
7. 慧可本身体弱,山路陡峭。每次他给菩提达摩送餐时,都会感到筋疲力尽。
8. 看到他的状况,菩提达摩让慧可坐下冥想休息,而他则开始用餐。
...
要阅读更多内容和更多漫画书,请访问 https://payhip.com/KeleC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