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图画故事书《少林传奇》基于历史记录。它讲述了少林寺及其武术在 1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北魏时期的少常三年(公元 527 年)到隋朝,再到唐朝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故事通过七个章节展开:“慧可寻法”、“智能受戒”、“悟行入寺”、“义接坦宗”、“慧阳剃发”、“坦宗指挥军队” 和 “归返少林”。通过慧达、智能、悟行、坦宗和慧阳等僧侣在出家前后的喜怒哀乐,书中反映了一个频繁战争使普通百姓深受苦难的历史景象。
义接坦宗#
暴虐的隋朝杨帝的统治继续将帝国推入混乱。他最臭名昭著且耗费资源的项目之一是建设新的奢华东都洛阳。这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人们是通过征召来自各地的农民和劳工来填补的。本章在一个这样的劳工营地开始,展示了作为叛乱和绝望滋生地的残酷条件,这将铸就未来少林英雄的道路。
- 隋朝杨帝开始建设东都洛阳,并在其中建造了宏伟的仙人宫。宫殿规模宏大,设计巧妙,殿堂和亭阁极为华丽。为了资助这一切,百姓被征税到极限,并被迫进行无偿劳动,他们的苦难无法用言语形容。
2. 王世充是驻扎在洛阳的一位强大隋朝官员,拥有显著的地方权力。他将宫殿的建设视为一个极具盈利的项目,推荐他的侄子王仁泽负责采购材料和征召劳工。
3. 劳工们进入山中砍伐巨树。但山路崎岖,沟壑交错,运输木材极为困难。
4. 巨大的原木直径五到六英尺,重达数千磅。它们在滚动时难以控制,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工人受伤或死亡。有时,一天内就会有数十人倒下。
5. 食物更是糟糕。分配的口粮和钱财本就微薄,经过营地官员层层剥削后,劳工们的三餐仅仅是几碗稀粥。
6. 为了迎合上级和赶工期,王仁泽只关心速度,而不顾工人的生命。他命令营地的士兵和工头用皮鞭监督劳动,稍有不满就会遭到殴打。
7. 王仁泽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心腹,名叫侯琦。这个人擅长揣测主人的表情,是协助主人施行暴政的专家。他心怀恶意,对劳工尤其残忍。
8. 在劳工中,有一对父子被一起征召。父亲五十多岁,儿子还不到二十岁。老弱病残,他们的苦难难以忍受。
...
要阅读更多内容和更多漫画书,请访问 https://payhip.com/KeleComic